餐飲企業謀劃“變身” 傍商業體博人氣成新業態
來源:網絡
隨著餐飲企業的利潤逐步下滑,不少餐飲界老板紛紛謀求“變身”求發展。有的是商務餐廳增加時尚快餐項目,有的涉足酒店、房地產項目……
餐飲業利潤嚴重下滑,行業負增長——
武漢每月有逾百家餐館倒閉
上周,老板齊菲(化名)轉讓了自己苦心經營了五年多的小店,對外講的理由是,要照顧孩子讀書,實際上,她自己很清楚,從今年四月份到現在,每個月的經營都只能用“苦苦支撐”形容。情況好時,略有盈利,情況差時,甚至入不敷出。
齊菲的店位于漢口的一家老宅子里,該店主營的菜品就是湖北菜,一共有十六張桌子。店雖不大,但也傾注了齊菲大量心血,店里擺設的古樸老擺件,都是她一點點淘回來的,廚師也是自己親自去請的。菜品的味道還比較受歡迎,可是近兩年來,進店的客人越來越少了。齊菲告訴記者,以前,每天中午11點半到兩點多,幾乎人滿為患,晚上有時要經營到九點多,還有客人來吃飯。可現在,基本上中午就是12點左右進來幾桌客人,而晚上更是八點不到,就沒客人來吃飯了。一天的營業額,也只有一兩千元錢。她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除去房租、食材成本、營業稅等等,一個月算下來毛收入也就幾千元錢,有時給廚師發完工資,手上幾乎就沒什么錢了。“也挺想不明白的,我辛辛苦苦守店一個月,賺的錢甚至都沒一個酒店的服務員工資高,到底是廚師在為我打工還是我為廚師打工呢?或者,我還在為房東打工?”齊菲坦言。
曾經一度,齊菲懷疑是自己不擅長經營才造成了現在局面,可她留心觀察了一下,自己所在的街面上,不少店從去年到今年都在不斷“易主”。有一家做西餐的店,甚至幾個月內換了兩個老板。不斷下滑的利潤率,使得齊菲很難撐下去。“菜品不敢隨便漲價,一條街上的菜,價格都差不多,大家都是在熬,隨便提價很可能死得更快。”
和齊菲一樣,不斷下滑的利潤率,也使得不少餐廳老板選擇轉型。位于東亭的一家餐廳,曾經一度紅火到中午飯時間必須翻臺數次,晚間營業通常要到11點多,而現在,隨著生意的轉淡,餐廳也只好改為棋牌室。
有數據顯示,今年以來我國餐飲業利潤嚴重下滑,行業增速降至九年來最低,面臨的形勢十分嚴峻。而武漢餐飲行業在高速發展10多年后,首現“減法”——即每月平均有超過100家餐館倒閉,新開餐館只有七八十家。
只能吃沒得逛的地方,生意被大量分流——
餐飲企業傍商業體博人氣
餐飲業長期存在“四高一低”的情況,即稅費、原材料價格、人工 、房租越來越高,導致企業利潤越來越低,還有一些餐廳,隨著城市經濟的發展,商業格局的變化而產生不利因素,或者因為城市建設、道路的整修而產生了衰退。
不做白領要做服務員,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事情,但現在,卻被越來越多的人所理解。為了留住服務員,不少餐飲企業下了“血本”:武昌唐人曾餐飲有限公司給服務員的待遇達到了三四千元,不僅如此,還提供湖景房住宿。一名服務員告訴記者,以前覺得ipad蠻高級的,現在一個月的收入都能隨便買一臺了。
武漢粗茶淡飯餐飲管理有限公司里,也有不少服務員是大學生,一個普通服務員,月收入也近3000元。“我們的員工,多來半年,月薪就漲100元。員工的工資,占了很大的一塊支出。”采訪中,漢口一家火鍋店負責人告訴記者。
今年7月份,武漢市對全市餐飲業用工情況進行了調查,走訪了80家餐飲企業和800名職工代表。調查結果顯示,餐飲企業員工月工資平均增長290元,漲幅10.1%,其中,一線職工月工資平均增長214元,漲幅13.7%。
除了人力資源成本的快速上升外,食材成本和水電以及營業稅等各項支出的增加,也使得餐飲企業不堪重負。據測算,2011年與 2009年相比,食材成本平均上漲14.63%,另外,餐飲經營場所房租持續上漲,餐飲企業的水電價格要比工業水電價格高出20%至 60%。此外,餐飲企業總體稅負較重,特別是營業稅率過高。
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旅游管理專業碩士導師莊軍告訴記者,成本的增加是不少人有目共睹的現象,但不少餐飲企業的利潤下滑,也是另有原因。這其中,不少是來自商業格局的變化引起的壓力。以武漢為例,漢街、菱角湖萬達等大型商業體逐漸增多,不少餐飲企業開始“傍”這些商業體來獲得人氣,也成為一種新的業態,畢竟,更多食客愿意吃飯、逛街在一起,以往單純吃飯的餐廳生意被大量分流。此外,近幾年來,隨著武漢城市建設的開展,一些餐廳隨著道路的改造而逐漸衰退。以前好幾家在二環線附近的老牌餐廳,因為修立交橋,使得交通不便,無法承接婚宴。使得業績直線下滑,最后只好轉讓。
或掘金酒店業或投資房地產——
餐飲企業尋求多樣化變身
餐飲企業利潤率下滑,這也使得武漢不少餐飲企業積極尋求轉型
轉型的模式也呈現多元化狀態,有的企業是從熟悉的餐飲行業入手,將傳統的餐廳打造成綜合性餐飲公司;還有的餐飲企業開始關注與餐飲產業鏈上相關的產業,比如酒店等。更有企業干脆將投資眼光放在餐飲之外,試水房地產等領域的投資。
記者了解到,近兩年來,不少大的餐飲企業,開始打造自己的高端會所,武漢傳統餐飲企業小藍鯨在傳統的經營模式上,增加了湖北會館、君頂會等高檔會所;凱威啤酒屋有限責任公司也在傳統的模式上,打造了集團旗下高端的悅鼎餐廳,人均消費在200元以上。
與此同時,一些原本的中高端餐廳,也拓展了自己的服務范圍。今年,是湘鄂情由中高端酒樓向綜合性餐飲服務商轉型的元年,該公司除了傳統的餐飲外,還開設了類似于果木牛扒這樣的時尚餐廳,開放式的桌位,幾十元的自助餐廳的價格,吸引了不少年輕、時尚人群。還有一些高檔的商務餐廳,也開始提供快餐、簡餐的供應。這些餐廳在傳統的定位上,延伸了自己的經營范圍。
除了在餐飲本身下足功夫外,還有些企業從餐飲周邊的領域“下手”。艷陽天早年就開始涉足酒店行業,今年,更是在黃岡開設了一家星級酒店。還有的企業,因為正好自身有菜品需求,便涉足生態農業項目。而除了熟悉的領域外,還有企業開始涉足房地產等項目,希望能借此轉型。
對此,有業內人士認為,目前,餐飲行業已經步入精細管理時代,原來粗放式、個體戶式的管理就能賺錢的環境很難再現。各項成本的高居不下,只是讓餐飲行業粗放管理的問題凸顯了出來,如何優化管理運營體系從而控制成本,正是餐飲經營人士應該做的。
還有業內人士認為,多店面、跨區域、多品牌經營已經成為當今餐飲集團的發展主流。伴隨中國餐飲業現代化和國際化進程的加快,用現代技術和經營理念改造傳統餐飲業成為主流。目前國內優秀的餐飲企業已開始整合上下游資源、提煉經營技術、申報餐飲專利、積淀品牌價值。利用標準化設備,建立中央廚房;整合各種優勢資源,突破中餐連鎖標準化的瓶頸,實現規模化、現代化的生產經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