溫州人花費千萬打造智能機器廚師
發布時間:2015-03-25
[摘要] 記者嘗試了燒出的菜肴,發現與普通快餐店燒出的菜肴并無多大區別,餐館負責人潘錦敏告訴記者,他們店有200多平方米,廚房面積卻只有6平方米。
24日中午,位于溫州市區謝池巷的一家快餐店內,顧客盈門。讓人詫異的是,面積200多平方米的店內,居然沒有配備一名廚師,所有的菜肴,直接從一套機器中出來。
更讓人詫異的是,快餐店所在的位置,已經連續開過多家餐飲店,結果皆因油煙問題過不了關被迫關門,而老板居然敢再次開餐館,依賴的還是這套神奇的機器。
這套機器便是溫商潘錦敏歷時8年花費2000萬元打造的無煙環保一體化智能廚房。
燒菜門外漢負責供應菜肴
今年2月,河南人錢新圊應聘到市區謝池巷一家名為潔姐中餐館的快餐店。
“因為我老婆在這店里洗碗,我就跟過來了,沒想到店里安排我炒菜,我當時心里直打鼓!卞X新圊說,他對炒菜一竅不通,來快餐店打工之前是幫人家負責運送電器。
沒想到,錢新圊上班第一天,就正式上手了。
他和另一名同樣對燒菜外行的同事,負責為快餐店絡繹不絕的顧客提供菜肴。
讓錢新圊變得神奇無比的是,廚房內的一套機器設備。
“根據指示輸入數據,再放入食材就可以了!卞X新圊說。
記者在現場看到,該快餐店的廚房呈開放式狀態,廚房和就餐區域直接相連,并無任何東西遮擋,只見錢新圊在一套機器上按幾下,然后放入調料和食材,兩三分鐘后,散發熱氣的菜肴便直接出爐。
與偌大的餐館相比,廚房的面積也顯得十分小巧。
記者嘗試了燒出的菜肴,發現與普通快餐店燒出的菜肴并無多大區別,餐館負責人潘錦敏告訴記者,他們店有200多平方米,廚房面積卻只有6平方米。
而記者向多位快餐經營者了解到,一般餐飲店,餐館面積與廚房面積的比例為3:1,像200平方米的快餐店,至少得配備50平方米面積作為廚房。
為研制炒菜機差點傾家蕩產
從50平方米到6平方米,潘錦敏花費了8年時間。
廚師出身的潘錦敏,1998年開始投身快餐店,先后承包了我市一些大型公司的員工餐廳。
在工作中,潘錦敏發現,傳統中式快餐的制作離不開爐灶,廚師是廚房的生命,廚師的好壞決定了一切,而油煙彌漫、廢氣嗆鼻、廢水橫流、油油膩膩、食物調料到處亂擺成了每一個商用廚房難以改變的狀況。
“經常一個店,因為廚師的離去,生意一落千丈,同時,因為油煙排放問題遭鄰里投訴,很多快餐店不得不關門。”
2007年開始,潘錦敏開始琢磨起炒菜機:能不能有一臺機器取代廚師炒菜?
但他的念頭,很快招致一片冷嘲熱諷:即使很普通的一道菜肴,什么時候下菜,什么時候出菜,什么時候小火,什么時候大火,即便普通人,也很難掌握,何況機器呢?
潘錦敏依然下決心試試,這一試就是8年。
一開始,他以為花個幾百萬元就可以了,沒想到一砸就是兩千萬,“家人以為我瘋了”。眼看快山窮水盡了,炒菜機終于試驗成功了。
來源:餐飲吃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