考古學家說:漢代已經可以吃火鍋擼串!
發布時間:2016-05-26
火鍋 曾經有一篇熱帖,說的是如果一個現代人穿越到秦朝的咸陽城,就只吃“開水燙白菜”。這讓人有一種感覺:當時的中國物產匱乏、烹飪手段單一,“吃貨”們并沒有很多選擇。事實果真如此嗎?在剛剛結束的首屆中國考古學大會上,權威專家就用一樁樁考古結論證明這種觀點“站不住腳”。
“飯黨”和“面黨”已經出現了
“人類飲食結構和內容是逐步豐富和完善起來的,演進的過程并沒那么劇烈。秦朝時間較短,很難全面反映秦漢時期的飲食文化。放眼其后跨越400年的漢朝才更全面和客觀!蹦祥_大學考古學與博物館學系教授劉尊志說。
到了漢代,稻、黍、稷、麥、菽這五谷已經很普遍了。雖然,黃淮及以北地區的人們以黍、稷、麥為主食,而南方和西南地區的人們則以稻米為主。
劉尊志認為,在西漢,隨著杵臼、碓、磨等糧食加工技術的發展,谷物粉面制成的主食,已經改變了人們以前食用干飯和粥的習慣。這么看起來,“飯黨”和“面黨”之爭還真是源遠流長。
在漢代,面食的做法十分多樣:用水煮稱為“湯餅”,用籠蒸稱為“蒸餅”,用火烤的稱為“爐餅”。其中,“湯餅”有豚皮餅、細環餅、截餅、雞鴨子餅、煮餅等;“蒸餅”有白餅、蝎餅等;“爐餅”有燒餅、胡餅、髓餅等。
相比谷物直接煮飯、熬粥,漢代人民在面食上的創造性顯然更高。比如,上面說的胡餅,就是在餅上撒上芝麻再烤,髓餅則是用動物油脂作為作料,和在面里,顯然風味更佳,營養也更豐富。
此外,當時的人們已經可以蒸制饅頭、制作包餡的面食了。在湖北江陵鳳凰山漢墓出土的竹籠里還盛著米糕。
但是,“飯黨”也有不少選擇:不僅有麻、蕎麥、青稞、小豆等傳統作物,還有像豌豆、扁豆、黑豆、胡豆、綠豆、胡麻、鵲紋芝麻等外來品種。
吃著小火鍋還能涮豆腐
在西漢時期,一種青銅染爐非常流行,以至于在許多地方都有出土。這種染爐分為三個構造:主體為炭爐,下部是承接炭灰的盤體,上面放置一具活動的杯。它曾讓幾代學者對它的用途迷惑不解,直到今天,考古界才確定它就是一種類似現代意義上的“小火鍋”。
火鍋
著名考古學家王仁湘曾撰文認為,染爐是漢代前后貴族飲食生活的一個側面,是一種雅致的食器。由于漢代實行的是分餐制,一人一案,一人一爐,甚是愜意。這一幕也被記錄在漢代畫像石上。
在這種場合下,酒簡直是不可缺少的助興之物。從1968年河北保定市滿城漢墓的出土文物可以看到,方形大陶缸上還寫著酒的名稱、種類和重量,如“黍上尊酒十五石”“甘醪十五石”“稻酒十一石”等。
在米家崖遺址發現的用于制酒的漏斗
在江西海昏侯墓、西安張家堡新莽墓葬都出土了一種類似蒸餾酒器物。精巧的器物讓人不僅“腦洞”大開:蒸餾出的酒水傾入金樽,度數更高,口味也更加甘洌,直讓人耳酣目熱。
說到火鍋,不能不提中國人涮火鍋的“標配”——豆腐。這一國民食品傳說起源于西漢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煉丹時的“無心插柳”。由于美味又廉價,它逐漸在民間流行起來。在河南密縣打虎亭東漢墓東耳室南壁的畫像中,一些學者認為,其中正描繪了民間制作豆腐的場景。
那時的食材比現在還豐富
漢人嗜烤肉,在畫像石上也看得明明白白。在山東諸城前涼臺村發現的一處庖廚畫像石上,刻畫了一幅跟現在相差無幾的“擼串兒”場景:一人串肉;一人打著扇子,翻轉肉串;其他兩人跪立在爐前等著。
燒烤
那時的食材,比起現在還豐富。畫像石上,不僅顯示了宰牛、羊、豬及殺雞、屠狗等情景,還懸掛著龜、魚、雁、鳥、兔等不同動物的腿肉。同時,他們也會捕食一些野生動物來改善飲食結構,靠山吃山,靠水吃水。
從漢代的狩獵圖和出土的動物骨骼不難看出,傳統“野味”就有鹿、麋、野豬、兔、雁、雉、雀、鶴等,像熊、虎、豹、狼這樣的猛獸也不在話下。在徐州翠屏山西漢墓中,還發現了魚骨、魚子和螃蟹等。看來,“第一個吃螃蟹的人”一定比這還早!
哪種調味品最好吃?劉尊志建議試一試“魯豉”,“這是漢代較為出名的品牌產品,據史料記載,還有人因為賣豆豉成了富翁。”
除此之外,我們現在做飯常用到的花椒、姜、蔥、桂皮、茴香也被漢朝人使用了。在它們的幫助下,肉的味道更加豐富,可以做成火腿、肉脯和肉醬。
香菜和蔥已經發揮了實力
對于很多人來說,香菜這種逆天的存在,是怎么來的呢?答案是,外來的。在漢代,香菜和蔥已經發揮了實力,不再是蔬菜,而是一種主要的調味品。
漢人吃的蔬菜,總體來看,有根莖類、莖葉類、蔥蒜類、瓜果類等。結合史料記載和一些考古實據,可以肯定的有筍、藕、葵、芥菜、韭菜、蕹菜、蕪菁、薺菜、芋頭、葫蘆、荸薺等。黃瓜也是那時從西域傳入的。
食材
在水果方面,考古學家發現,在漢代,中國原產的水果就有桃、梨、棗、酸棗、杏、李、柿、梅、楊梅、青楊梅、廣東含笑栗、枇杷、橘子、柑橘、柚、荔枝、桑椹、銀杏、松子及香瓜、甜瓜、菱角等之多。
在漢代,最有名的外來水果就是葡萄了,它也在西漢時期的墓葬中被發現過。在張騫出使西域之前,石榴、橄欖已經傳入中國,并開始被種植。絲綢之路形成后,胡桃(核桃)、無花果、番木瓜、胡瓜等隨之而來。
不過,也有一個“懸案”。在甘肅涇川出土的漢墓里,有一個陶灶上雕著有蘿卜,但是考古學家并沒有找到蘿卜在秦漢三國時期的更多證據。
這個孤獨的蘿卜,不會是“穿越”回去的“吃貨”偷偷畫上去的吧?
來源:人民網